讲堂现场
8月23日,由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景山区文化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燕京八绝“承恩文化传习大讲堂”系列活动再度走进社区,在石景山区五里坨天翠阳光第一社区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花丝镶嵌主题讲座。
北京市工艺美术花丝镶嵌大师董瑞京诠释“花丝镶嵌”
本次讲座邀请了北京市工艺美术花丝镶嵌大师董瑞京与社区居民一起品读了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工艺——花丝镶嵌。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副秘书长杨宁主持讲堂。
天翠阳光第一社区居委会主任吕建军讲话
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副秘书长杨宁主持讲堂活动
讲座开始,董瑞京以简单通俗的语言为市民介绍了“什么是花丝镶嵌”以及花丝镶嵌的工艺技巧、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花丝镶嵌始自商周、兴盛于汉唐,至明清时期更加广泛的服务于宫廷,“以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许多极致作品得以传世。接着,董大师讲述了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皇冠“金翼善冠”的工艺之妙,金冠由前屋、后山(分前后两片)、角三部分组成,全部由金丝编结而成,各部分由粗金丝连缀而成,后山镶嵌二龙戏珠。作品制作工艺高超,纹饰生动有力,是明代金银细工的精品。随后他又通过自己复制的“金瓯永固杯”讲述了清乾隆皇帝“金嵌宝金瓯永固杯”的精妙,真迹为八成金制成;杯为圆形口,口边刻有回纹。杯口边铸有“金瓯永固” 、“乾隆年制”篆书;通体錾刻缠枝花卉,其上镶嵌数十颗硕大珍珠,红、蓝宝石和粉色碧玺。杯两侧为双立夔耳,夔龙头各嵌珍珠一颗;底部是三象首为足,外形呈鼎式。“金瓯永固杯”是清宫内不多见的皇帝专用饮酒器。
观众提问互动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建立了北京花丝厂,在此基础上1958年又成立了北京花丝镶嵌厂,到20世纪80年代,花丝镶嵌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成为出口创汇的主力军,铸就了时代的辉煌。90年代末期,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工艺美术行业开始出现滑坡,至2002年北京花丝镶嵌厂正式停产。2008年花丝镶嵌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项目,花丝镶嵌又迎来了新发展的春天,近年更是涌现出了白静宜、王树文、程淑美、赵春明等多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
展望未来,董瑞京表示将运用传统的工艺技法,开发出更多适应时代,贴近大众的花丝镶嵌作品,让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常务副会长柏群致辞
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常务副会长柏群在讲话中向首度走进承恩文化讲堂的董瑞京大师致以谢意,他同时表示将进一步推动燕京八绝宫廷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市民大众。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石景山区文明创城行动和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用新时代非遗传承人的热情和努力,再谱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新篇章。
董瑞京现场技艺展示
合影留念